愤怒会使你目光变得短浅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
愤怒会使你目光变得短浅
当一个人极端愤怒的时候往往是无法深谋远虑的,正如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张飞还是李逵,动不动就要杀他个片甲不留的猛将,似乎永远是计略不足的;而能够在谈笑间使得樯橹灰飞烟灭的,如诸葛孔明版,总是带着了然入胸般的淡淡笑意。愤怒是否真的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活动?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彭凯平老师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中,告诉我们愤怒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愤怒情绪作为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有它自己进化的适应意义但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负面作用——使我们的“视野变窄,难以关注全局。
我们可以想象现实生活中,许多攻击性的行为大都是发生在愤怒的时候,这是因为在愤怒时候,人们不仅从注意上只看到局部的信息,而且从概念上只看到眼前的,因此,人们在愤怒时候往往忽视了许多可能和平解决的方式,进而采取最偏激的攻击性行为,因而酿成了许多悲剧的发生。古人曾经说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保持平和的心态会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积极起来,会更加理智的处理事情,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战时,我们需要“同仇敌忾“才能实现”万众一心“,聚焦到一个目标;而在和平发展的当下,注意解决问题多元角度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从而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高尚。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读后感(二):
幸福不在他处| 读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从前,有一个美丽而又很疯狂的神秘家叫拉比亚。一天傍晚,邻居发现她在街上找东西,她说自己在做针线活的时候掉了一根针。于是大家都帮着她找。可是街上那么大,如何能找到一根针呢?有人开始问:“你的针具体丢在哪里了?”“其实我是在家里丢的。”拉比亚说。所有人都停止了寻找,说道:“你这个疯女人,既然针是在家里丢的,为什么要到外面来找?”拉比亚说:“因为家里没有灯,很暗,外面比较亮。”大家都笑了:“你真是疯了,就算是家里很暗,你唯一的办法也是向别人借一盏灯在家里找呀。”拉比亚笑了:“既然你们都这么聪明,为什么你们一直要到外面找呢?为什么不从我这里借一盏灯,去内在寻找你们想要的幸福呢?我知道那里是黑暗的……”
我非常喜欢这个寓言故事,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大智慧:幸福不在他处,而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你只需要一个转念,一个意识的回头,一个向内的、深入的觉察,就会瞥见它的存在。我认为,在这个从物质向精神转变的时代,彭凯平教授所著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及其传达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就是一盏为我们照亮内心、寻见幸福的明灯。
这本书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一种极致的、理想的幸福体验,叫做福流(flow)。福流是一种全神贯注的积极状态,沉浸在此状态中的人感觉自己与行动融为了一体,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自如,驾轻就熟,如醉如醉,物我两忘,对时间的流逝也浑然不觉。在福流结束之后,心中会油然生出喜悦和满足。而要产生福流,需要满足三个客观条件:清晰的目标、及时的反馈,以及技能和挑战的完美平衡。这种状态会发生在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在运动员从事体育运动的时候,在禅修者打坐冥想的时候,以及在我们和喜爱的、重要的人、事、物相处的时候。
其实,flow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我的教授米哈伊·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提出的。在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ClaremontGraduate University)任教之前,他曾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创造力和flow方面的研究。他和他的团队历时25年,采访了世界各地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数千位人士,请他们描述自己最幸福的时刻,他们的回答无不印证了一种心理现象的存在:那就是一种全然沉浸于所做之事的幸福状态,甚至受访者描述它所用的语言都如出一辙,福流理论由此诞生。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flow也成为一个有名的幸福理论,为更多学者和大众所知道。然而在中国,知道并践行这个理论的人似乎并不多。这可能部分原因在于有关flow的书籍在翻译过程中意思和内涵的流失。Flow在早期的译本里都被译为“心流”,并多采用直译的方式来解读它,没有联系中国的文化环境。而且尽管这个理论很有名,但是似乎它的应用非常少,无论是测量工具上还是研究成果上都不像“主观幸福感”主题那样让人了然于心,总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印象。直到这本《澎湃的福流》出现,作者彭凯平将flow改译为了“福流”,而且运用“全神贯注”、“知行合一”、“行云流水”这些中国人自己的语言去解读它,才让我们恍然大悟。Flow译成“福流”,音近、意近、神更近,令人大呼“妙哉”!
这大概是我知道的第一本向国内大众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的权威著作,而这本书是以“福流”开篇的,并且在书名中就出现了“福流”这样的关键字。
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