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满18点从此进入伊园甸_ysl蜜桃193号官网_已满i8点此进入i3在线观看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官网

中华传统孝文化:二十四孝译文

发表时间:2025/02/09 22:20:59  浏览次数:23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二十四孝译文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编纂的一部旨在推广儒家孝道思想的通俗读物,亦被称作《二十四孝图》。汇集了自上古至唐宋时期的24个孝亲故事,部分内容源自《孝子传》等古籍。这些故事如孝感动天、戏彩娱亲等,生动展现了孝道的多种表现形式。

这些故事的核心价值在于弘扬慈悲、大爱、感恩、助老和礼让等传统美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故事如“郭巨埋儿”和“乳姑不怠”可能已不再契合现代理念。因此,我们应以批判性的视角审视《二十四孝》,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摒弃不适时宜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传承和推广正面的孝道精神。

01、“孝感动天”讲述的是舜的孝心感动上天的事迹。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仍然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地,舜在历山耕种时,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这个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舜是上古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孝道的典范,被收录在《二十四孝》之中。

在古代社会,人们常以“孝感动天”的舜为榜样,教育子女要懂得孝顺父母。

02、“亲尝汤药”主人公为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身患重病,卧床不起长达三年之。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并日夜守护在床前。每次煎完药,他总会先尝一尝,以确保汤药不苦、不烫,觉得适宜后才让母亲服用。在母亲病重期间,他尽心竭力地照料,其孝行在朝野上下广为传颂。

这个故事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核心价值,强调了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孝心和关爱,以及在父母患病等困境面前,要悉心照料、不离不弃的精神。

03、“啮指痛心”主人公为曾参,又称曾子,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他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手指。曾参忽觉心痛,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迅速回家,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指头让你感悟,盼你早早归来。”于是,曾参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其为“宗圣”。他不仅提出了丰富的孝道理论,还躬身实践,是几千年来孝子的光辉典范。

04、“百里负米的主人公是仲由(字子路),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顺闻名。仲由家境贫寒,日常饮食多为野菜等粗劣食物,然而为了供奉双亲,他不辞辛劳,常常远赴百里之外背米回家。父母辞世后,他南游至楚国,担任官职,随行的车马多达百乘,积存的粮食亦不下万斤。他坐在层层叠叠的锦褥之上,享用着丰盛的宴席,却不禁感慨道:“即便如今我渴望再吃野菜,为父母背负米粮,也已不可能了。”

这个故事深刻展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心,强调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要竭尽所能地孝顺父母;同时,在生活条件改善之后,对昔日父母辛劳的铭记与感恩之情亦不可或缺。此外,它也生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孝道的深厚重视与推崇。

05、“芦衣顺母的主人公闵损(字子骞),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亦名列孔门十哲。闵损的生母早逝,父亲再娶,继母对他极为苛刻。继母为两个弟弟缝制了棉衣,却给闵损穿用芦花填充的“棉衣”。某日,父亲外出,闵损驾车时因寒冷颤抖,不慎将绳子掉落,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从破损的衣缝中飞出,父亲这才意识到他遭受了虐待。父亲返回家中,欲休弃后妻,闵损跪地恳求父亲宽恕继母,言道:“留下母亲,仅我一人受寒;若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将挨冻。”继母闻听此言,深感悔悟,从此待他如亲生之子。

此故事展现了闵损的孝行与宽容,强调家庭中应以孝悌为根本,即便面对不公,亦应心存善念与宽容,维系家庭和谐。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孝道的深厚重视与积极倡导。

06、“鹿乳奉亲的主人公是郯子,他是春秋时期郯国的国君。郯子的父母年事已高,且患有眼疾,需要饮用鹿乳来治疗。为此,郯子披上鹿皮,深入山林,混入鹿群之中,伺机取鹿乳。一位猎人见到伪装成鹿的郯子,误以为他是真鹿,准备射杀。郯子急忙现身,向猎人说明了自己的意图。猎人被郯子的孝心所感动,不仅没有伤害他,反而赠送了鹿乳。郯子带着鹿乳回到家中,供奉给双亲饮用。

这个故事突显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郯子为了满足父母治病的需要,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深山获取鹿乳,展现了他对父母深沉的敬爱之心。

07、“戏彩娱亲的主人公是老莱子,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为了躲避乱世,选择在蒙山南麓自耕自足。老莱子极为孝顺,总是挑选最美味的食物供奉双亲,尽管已年逾七十,却从不言老。他常身着五色彩衣,手执拨浪鼓,像孩童般嬉戏,只为博得父母一笑。某次为双亲送水时,他故意在进屋时假装跌倒,担心父母会因此伤心,便索性躺在地上,模仿小孩哭泣,引得二老大笑不止。

这个故事深刻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心应当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让父母快乐。无论年龄多大,都应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情。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尊崇,更倡导子女应通过各种方式尽孝的观念。

08、“卖身葬父讲述了汉代的董永,因贫穷无法为父亲办丧事,被迫卖身给地主。在前往地主家的路上,他遇到一位女子,她坚持要嫁给董永,尽管他拒绝,最终她还是随他一同前往。地主要求他们织三百匹细绢来抵偿债务,他们努力工作一个月后完成。在回家的路上,女子在槐树下告别。这个故事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董永为了安葬父亲不惜牺牲自己,体现了对孝道的极致尊重。

09、“刻木事亲讲述了东汉人丁兰的故事。丁兰自幼失去父母,出于对他们的思念和感激,他雕刻了父母的木像,并在日常生活中事事与之商议。他坚持每天先供奉木像再用餐,出门和回家都向木像报告。但他的妻子对木像不敬,用针刺木像手指,导致木像流血。丁兰发现后,决定休弃妻子。

这个故事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丁兰的行为体现了对父母的深切情感和孝顺,即使在父母去世后,也通过木像保持对他们的纪念和敬意,显示孝道是超越生死的情感联系。

10、“行佣供母主人公江革,东汉齐国临淄人,被誉为“江巨孝”。他曾辅佐楚国太仆,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担任五官中郎将。江革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新朝政治腐败,战乱频仍,为躲避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途中,他多次遭遇匪盗,但凭借孝心感动了匪盗,最终平安抵达江苏下邳。在下邳,江革以做雇工为生,供养母亲。尽管贫困,但他总能尽力满足母亲的需求。

这个故事凸显了孝道的伟大,江革始终将母亲放在首位,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深厚敬爱和无私奉献。

11、“怀橘遗亲的主人公是陆绩,字公纪,他是一位科学家,曾绘制《浑天图》,注释《易经》,并撰写了《太玄经注》。陆绩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前往九江拜见袁术。袁术以橘子款待,陆绩悄悄将两个橘子藏入怀中。临别时,橘子不慎落地。袁术笑问客人为何带走橘子,陆绩答道,是为了带回家给母亲品尝。

这个故事中,陆绩的行为展现了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即对父母的感恩与关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通过陆绩的事迹,我们被鼓励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善良的本性,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道。

12、“埋儿奉母的主人公是古代的郭巨,讲述了郭巨因家境贫困而决定牺牲儿子以更好地照顾母亲的故事。郭巨原本家境富裕,但在父亲去世后,他将家产分给了弟弟们,独自承担起奉养母亲的重任。随着贫困状况的加剧,妻子生下了儿子,郭巨担心无法同时供养母亲和儿子,于是与妻子商议埋掉儿子。在挖坑的过程中,他们意外发现了一坛黄金,从而解决了困境,郭巨的孝心也因此得到了传颂。

这个故事凸显了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然而,现代观点认为这种极端行为不可取,应当批判性地继承孝道,倡导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孝行。

13、“扇枕温衾的主角是古代的黄香,江夏人,自幼孝顺。九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从此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将全部孝心倾注于父亲。夏日酷暑,他用扇子为父亲的帷帐和枕席降温,驱赶蚊虫,确保父亲能够清凉入睡;冬日严寒,他则先钻进被窝,用自己的体温温暖被褥,再请父亲就寝。黄香的孝行深深打动了乡邻,人们赞誉他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出自《二十四孝》)。

这个故事生动展现了黄香的纯孝之心,他的行为在当时被奉为至孝的典范。然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在传承孝道的同时,也应结合现代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给予父母关爱、尊重和陪伴,以更加理性和适宜的方式表达孝心。

14、“拾葚异器讲述了汉代孝子蔡顺的故事。蔡顺幼年丧父,对母亲极为孝顺。在王莽之乱和饥荒时期,他拾取桑葚为生,将成熟的桑葚留给母亲,未成熟的留给自己。一次偶遇赤眉军,他解释了桑葚的分配原因,感动了士兵,他们赠予他白米和牛蹄。蔡顺的孝行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激励人们传承孝道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5、“涌泉跃鲤讲述了东汉时期四川广汉人姜诗与妻子庞氏的孝行事迹。庞氏每日取长江水供婆婆饮用,精心烹制鱼肴以飨婆婆,并与邻里共享美食。某日,因大风延误取水,姜诗误以为庞氏怠慢母亲,一怒之下将其逐出家门。庞氏在邻家勤勉纺纱织布,仍不忘孝顺婆婆。婆婆得知真相后,敦促姜诗将庞氏接回。庞氏返家之际,庭院中奇迹般涌出喷泉,并有鲤鱼跃出,自此用以供奉婆婆。这个故事深刻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倡导家庭和睦及邻里间的友好互助。

然而,在现代社会传承孝道时,我们应融合现代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给予父母关爱、尊重与陪伴,以更理性、适宜的方式表达孝心。同时,亦需注重家庭成员间的平等、理解与有效沟通。

16、“闻雷泣墓讲述了东汉孟宗对亡父的深切思念。每当雷声响起,他便泪洒父亲墓前,表达超越生死的哀思和孝心。这种情感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颂,成为孝道的典范。它强调,孝道不仅包括在世时的尊敬与关爱,也体现在离世后的持续思念。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传承孝道,结合现代价值观,给予长辈精神慰藉,注重家庭成员间的平等与沟通,理性地践行孝道,同时理解并尊重文化历史背景。

17、“乳姑不怠是二十四孝中一则独特且颇具争议的故事,讲述了唐代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用乳汁喂养年迈且牙齿脱落的长孙夫人,以维持其健康。长孙夫人在临终前,希望后代能孝顺唐夫人,而崔山南后来官至高位,并践行了这一愿望。

此故事着重强调了媳妇对婆婆的孝顺,曾被视为孝道的典范。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此持有不同观点,认为其行为不切实际且与现代价值观存在冲突。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故事,汲取其孝道精神的精华,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成分。

18、“卧冰求鲤故事的主人公王祥,乃晋代琅琊人士。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缺乏慈爱,致使其失去父亲的宠爱,并常被迫承担繁重劳作。然而,在父母患病之际,王祥仍悉心照料,无微不至。某次,继母突发想吃鲤鱼的念头,无奈河水冻结,捕鱼无望。王祥毅然脱去衣物,卧于冰上,冰层竟奇迹般融化,两条鲤鱼跃出水面。他迅速捉住,供奉于继母。

此佳话被收录于《二十四孝》,成为孝道的典范之作。值得一提的是,王祥之弟王览亦以孝顺闻名。王祥在为官期间,廉洁奉公,勤勉为民,深受百姓爱戴。

19、“恣蚊饱血”的主人公吴猛,是晋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自幼便以孝顺父母著称。由于家境贫寒,家中床榻上未曾置办蚊帐,每逢夏日,蚊虫肆虐,致使全家夜不能寐。年仅八岁的吴猛,为使父母得以安眠,每至夜幕降临,便裸身卧于父母身旁,任凭蚊虫叮咬吸血,亦不加以驱赶。他心中所想,乃是蚊子吸饱自己血液后,便不会再侵扰父母。

该成语寓意着甘愿让蚊虫肆意叮咬自己,吸食自身血液,以换取父母免受蚊虫之苦,深刻展现了吴猛对父母至深至切的孝心。

20、“扼虎救父”的故事主角是杨香,她是晋朝时期顺阳人士,杨丰的女儿。杨香幼年丧母,由父亲含辛茹苦地抚养长大,她深知父亲的辛劳,因此极为孝顺。14岁那年,她随父亲前往田间收割小米,突然遭遇一只老虎蹿出,猛然扑向杨丰并将其叼住。尽管杨香手无寸铁,但为了拯救父亲,她毫不畏惧力量悬殊,勇敢地冲上前去,用力卡住老虎的脖颈。尽管老虎剧烈挣扎,她的小手始终紧紧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最终老虎因窒息而瘫倒在地,父女二人得以脱险。

在《二十四孝》中,“扼虎救父”成为奉行孝道的经典范例,激励着后人关爱父母、勇敢尽孝。

21、“哭竹生笋”的故事主人公孟宗,系三国时期江夏人士,官至司空。孟宗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年迈病重,郎中建议以鲜竹笋熬汤疗疾。然而,时值严冬,鲜笋难觅,孟宗一筹莫展,情急之下奔至竹林,抱竹痛哭。令人惊叹的是,他的哭声感动天地,地上竟瞬间冒出数茎嫩笋。孟宗采笋归家煮汤,母亲饮后病情果然有所好转。关于孟宗的事迹,记载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孝子传》和《异苑》等文献。

尽管此事带有荒诞色彩,但其主旨在于弘扬孝道。鲁迅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对此表示怀疑:“‘哭竹生笋’就很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上帝。”

22“尝粪忧心”的故事主角是庾黔娄,南齐时期的高士,曾任孱陵县令。上任不久,他因心悸汗出,预感家中有事,便毅然辞官返家。回家后,得知父亲身患重病。医生建议通过尝粪来判断病情,庾黔娄依言尝试,发现粪味甜,心中深感忧虑。他向北斗星虔诚祈祷,愿代父受难。不久,父亲不幸去世,庾黔娄妥善安葬父亲,并守孝三年。

这个故事生动展示了庾黔娄对父亲的深厚孝心。他因预感不祥而辞官回家照顾父亲,充分体现了对亲情的重视和对父亲的深切关爱。尽管在现代人看来,尝粪之举可能难以理解,但在古代,这被视为孝心的极致表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和父母健康的高度重视。

23、“弃官寻母”故事的主人公朱寿昌,乃宋代天长同仁乡秦栏人士。朱寿昌七岁那年,生母刘氏因受嫡母忌恨,被迫改嫁,母子二人自此天各一方。宋神宗在位期间,朱寿昌毅然决然辞去官职,踏上前往秦地寻母的艰辛旅程,并发誓若不寻得母亲,绝不返回。最终,他在同州如愿以偿,找到了年逾古稀的生母。朱寿昌将母亲接回家中,并邀请同母的弟妹一同居住。

朱寿昌为寻母而弃官,历经千辛万苦,充分展现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坚定不移的孝心。这种执着寻母的精神,在古代被尊为孝道的典范,深刻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24、“涤亲溺器”的主人公黄庭坚,乃北宋著名诗人兼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与苏轼齐名,被誉为“苏黄”,亦名列“宋四家”之一。他以其孝行闻名于世,亲自照料重病中的母亲,细致到日常的洗刷便桶。在父亲辞世后,母亲身体每况愈下,黄庭坚更是体贴入微地关怀,即便身居官职,依然每日探望并亲自侍奉。他的孝心之举被收录于《二十四孝》,成为孝道的楷模,彰显了无论身份地位如何,皆应恪尽孝道、关爱双亲的至理。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本网站所有图文,否则,将依法追究赔偿责任!

法律顾问:湖南省森力律师事务所 王永红、周金平律师
…………………………………………………………………………………………………………………………………………………………
地址: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云栖路 中海国际社区3期6栋2401、2801室

Address: room 2401 and 2801, building 6, phase 3, Zhonghai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Yunqi Road,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China

企业邮箱:wy7272@163.com     QQ:104460625

电话:0731-85155756   85143196  官方网站:http://detail.garmentgaping.cn 湘ICP备19027770号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官网手机版




苍溪县| 宜春市| 临泽县| 金坛市| 桦甸市| 神池县| 黔西县| 阳高县| 辉县市| 凤山市|